NFTs易受詐騙風險美國財政部報告

NFTs易受詐騙風險美國財政部報告
NFTs易受詐騙風險美國財政部報告

NFTs極易受詐騙和欺詐影響:美國財政部報告


Sujha Sundararajan
最後更新時間:
2024年5月30日01:36 EDT
|
1分鐘閱讀


美國財政部於週三發布了其首份風險評估報告,探討與非同質代幣(NFTs)相關的脆弱性。報告強調這些資產類別“極易用於詐騙和欺詐”,其中大部分是傳統方案。
研究結果突顯了NFTs涉及的幾個潛在風險和安全問題和挑戰。這份長達29頁的報告指出,這些數字收藏品被犯罪分子用來“洗錢來源於原始犯罪行為”。
然而,它補充說,這些代幣很少被用於擴散融資或恐怖融資。“與欺詐者相比,迄今為止,也很少有證據顯示恐怖分子或擴散者濫用NFTs的情況,”部門的一份聲明指出。
報告還探討了案例研究,例如NFT在規避制裁和為朝鮮壞分子的軍事支出賺取收入方面的應用。
值得注意的NFT欺詐行為
一些已經暴露的NFT詐騙包括釣魚詐騙、仿冒NFT、拉毯行騙等。2022年,CryptoBatz在推出幾天後成為釣魚詐騙的受害者。
另一個顯著的類似攻擊發生在2022年4月,對BAYC官方Instagram頁面進行,詐騙者偷走了價值近300萬美元的BAYC NFT。
去年,據報導,OpenSea市場遭到詐騙分子襲擊,偷走了數百個以太幣(ETH)。數據分析公司PeckShield透露,這次利用了“前端問題”。因此,它指出,犯罪分子使用8筆交易獲得了347 ETH(當前價值130萬美元)。
打擊措施
美國財政部指出,NFT平台“缺乏適當的控制”來打擊洗錢和制裁逃避。該部門提出了一系列建議來減輕所述風險。
其中一些包括為NFT和其平台建立適當的監管框架。此外,它還建議針對潛在風險的消費者教育和意識策略。
然而,今年3月,一項美國政府研究指出,現行的智慧財產法律已足夠處理。該研究發現,即使“在NFT平台上商標侵權和侵犯行為很常見”,現行法律是足夠的。跟隨我們在Google新聞上。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