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加密貨幣歸類為金融產品,實施內幕交易限制:報導
日本正準備根據其《金融工具和交易法》正式承認加密資產為金融產品,標誌著該國在數字資產監管方面的一次重大轉變。據《日經新聞》報導,金融服務局(FSA)計劃最早於2026年向國會提交一項法案以修訂該法。
如果該法案通過,這一變更將使加密貨幣與傳統證券屬於同一法律類別,並使其受到禁止利用非公開信息獲取個人利益的內幕交易法的約束。迄今為止,數字資產大多在一個平行的監管空間內運作,對於在主流金融市場上屬於非法的交易行為的監管相對有限。
日本與美國共同標誌制度性加密貨幣監管新階段
金融服務局一直在與法律和金融專家進行閉門討論,靜靜地推進這些改革,旨在加強控制並為快速發展的加密領域提供更清晰的規則。這一舉措反映了全球監管機構加強努力的更廣泛趨勢,試圖將加密資產納入傳統金融監管框架。
與此同時,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最近宣布,將對數字資產衍生品施加與其他金融工具相同的監管嚴格程度。此外,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發布了新的指導方針,允許銀行參與與加密相關的活動——前提是它們妥善管理風險——而無需事先批准。貨幣監理署(OCC)也明確了國有銀行處理加密貨幣的許可,這標誌著更廣泛的監管綠燈。
日本關注加密ETF和降低稅率,但對比特幣儲備保持警惕
回到日本,提議的法律更新也可能為未來的產品如加密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開辟道路。本月早些時候,立法者建議在同一法案下建立一個新的框架,這可能使ETF成為可能,並將加密利潤的稅率從55%削減至20%。雖然在某些方面持進步立場,但日本政府對於更激進的變革,如將比特幣納入國家儲備,仍然保持謹慎,並引用波動性和法律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