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coin 在菲律賓推出世界身份認證,隨著隱私辯論升級
世界網絡,之前稱為 Worldcoin,已在菲律賓正式啟動,這標誌著其全球擴張的又一步,儘管有關數字隱私和生物識別數據收集的辯論日益增加。
世界身份認證目前在布拉干省的部分城市可用,儘管該公司計畫在未來幾個月實現全國範圍的推廣。此舉旨在通過允許用戶通過生物識別掃描來驗證人類身份,打擊在線詐騙、虛假信息和與深度偽造相關的詐騙行為。
根據世界網絡於2月17日的官方公告,菲律賓強大的數字存在使其成為實施世界身份認證的理想地點。
該國在社交媒體使用上位居全球第一,幾乎所有互聯網用戶都在 Facebook 上活躍,且大量人口已經將人工智能融入工作中。世界身份認證旨在保護菲律賓人抵禦人工智能驅動的虛假信息和網絡詐騙。
然而,這一擴展並非沒有爭議。Worldcoin 的生物識別驗證過程受到批評,引發了對數據隱私、倫理數據收集和潛在法規違規的擔憂。
儘管世界網絡向用戶保證,數據通過零知識證明和其他保護隱私的技術安全存儲在個人設備上,但懷疑的聲音依然高漲。
包括肯尼亞、法國、葡萄牙、西班牙、香港、巴西和南韓在內的多個國家的監管審查顯示了全球對該公司做法的擔憂。
應對菲律賓的虛假信息和深度偽造詐騙
Worldcoin 的推出恰逢菲律賓面臨深度偽造相關詐騙和在線虛假信息驚人上升的局面。
根據 Worldcoin 的說法,與深度偽造相關的身份詐騙案件在2022年至2023年間激增了4500%,這增加了加強數字驗證方法的緊迫性。
通過 Orb 設備的生物識別掃描驅動的世界身份認證,正被定位為解決這些挑戰的方案。用戶可以通過虹膜掃描來驗證人類身份,從而區分自己與人工智能生成的帳戶和詐騙活動。
此外,Worldcoin 還引入了 Deep Face 技術,利用 Face Auth 來檢測和對抗深度偽造。
儘管這些提議的好處,隱私倡導者對生物識別數據收集的影響仍然保持警惕。
儘管世界網絡堅持其驗證系統優先考慮匿名性和安全性,但隱私監察機構和法律專家對收集和處理生物識別信息提出了警告。
批評者認為,替代驗證方法,如運動檢測和語音識別,能在不涉及虹膜掃描的風險的情況下實現類似的結果。
隱私問題和監管審查
根據 BitPinas 的報告,菲律賓國家隱私委員會(NPC)已對 Worldcoin 在當地數據隱私法規的合規性發表了澄清。
根據 NPC 發言人 Roren Marie Chin 的說法,該監管機構並未完全批准生物識別數據的收集。然而,它向符合2012年數據隱私法的組織發放註冊證書。
法律專家 Enrique Dela Cruz 律師也對這場辯論發表了看法,認為 Worldcoin 的虹膜掃描過程並未違反數據隱私法規。參與是自願的,且不會存儲任何可識別個人身份的信息。
他進一步指出,World App 的開發者 Tools for Humanity 已在 NPC 註冊,確保遵守菲律賓的數據保護法規。
然而,對於如果涉及財務激勵,是否真正自願的同意仍然存在擔憂。
法律分析師 Niwre Fortin Garcia Talastas 質疑用戶是否充分了解分享其生物識別數據的影響,並認為知情同意需要對數據收集、處理及潛在風險有清晰的理解。
此外,Talastas 指出,生物識別驗證可能並不是唯一的解決方案。存在其他替代驗證方法,可以在不進行大規模數據收集的情況下減少詐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