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共同創辦人Vitalik Buterin提出簡化的Layer-1隱私路線圖
在本週分享的一篇詳細文章中,以太坊共同創辦人Vitalik Buterin介紹了一條新的路線圖,旨在顯著增強以太坊區塊鏈上的用戶隱私。
這項新提案提供了一條有結構的道路,朝著強大的隱私功能邁進,這些功能對以太坊的Layer-1共識要求最小的變更,因此承諾在不改變網絡核心的情況下帶來近期的好處。
Layer-1無條件隱私
Buterin的提案針對四個關鍵領域:鏈上支付的隱私、應用內鏈上活動的匿名化、保護對鏈的私有讀取(如RPC調用)以及網絡級的混淆。
Buterin提出了一個漸進且可實施的策略,而不是等待長期創新或激進的協議變更,該策略可能根本改變以太坊用戶體驗隱私的方式。
他強調,以太坊錢包應原生整合隱私工具,如Railgun和Privacy Pools,使得用戶能夠維持“遮蔽餘額”。從此餘額進行的交易將默認為私密,簡化體驗,使用戶不再需要特殊錢包來確保保密性。
Buterin認為,易用性不應為隱私而犧牲。相反,隱私應該是直觀且無縫的。
為了消除在不同去中心化應用(dApps)之間執行操作時可追溯的鏈接,Buterin主張默認對每個應用使用單獨的地址。雖然這需要在便利性上做出權衡,但他認為這對打破當前損害用戶隱私的可見關聯鏈是至關重要的。
這還促進了隱私保護自我交易的推動,以及像FOCIL和EIP-7701等協議級工具的採用。
這些標準將使隱私專注的應用無需公共交易中繼,從而增強對審查的抵抗力。
朝向無條件隱私的哲學轉變
Vitalik最新的隱私提案呼應了以太坊生態系統內日益增長的共識,即隱私應該是無條件的,而不是可選的。
他支持以太坊開發者pcaversaccio最近提出的觀點,批評當前的“選擇性”隱私模型根本上存在缺陷。
他認為,目前的範式要求用戶做出有意的選擇,往往以便利性和可用性為代價來保護他們的活動,這是不可持續的。
相反,隱私必須成為默認設置,深入嵌入以太坊的協議堆棧中。
交易、智能合約和用戶互動應該是設計上保密的,而不是例外。網絡必須結構化,以便隱私不被視為可疑而是標準。
Buterin的路線圖與這一觀點一致,主張以用戶體驗為首的協議輔助機制,使私密活動與公共活動無法區分。
目標是創造一個以太坊,作為一個最大程度私密和自我主權的金融系統,而不是一個隱私成為奢侈品或事後考慮的地方。
擴展Layer-1:Buterin對以太坊的更廣泛願景如何支持隱私和韌性
Vitalik Buterin對隱私的關注只是他整年塑造的一個更大架構拼圖的一部分。
在早期的聲明中,他強調,以太坊的未來依賴於Layer-1(L1)和Layer-2(L2)的改進,這是一種旨在平衡可擴展性、去中心化和韌性的混合方法。
他表示,這些變更將使以太坊能夠處理更多的交易,而不會削弱其去中心化的特性。
然而,他對純L2中心策略提出了警告。為了使以太坊保持穩健,必須保留一個強大且可擴展的基層。
這一相同的韌性論點支撐了他最近的博客文章,提倡將L1的燃料容量提高十倍。
雖然網絡最近將其L1燃料上限從3000萬提高到3600萬(增幅20%),Buterin認為進一步擴展不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須的。
通過這種方式,他對隱私、可擴展性和去中心化的推動都朝著一個單一的目標匯聚,那就是創造出一個安全、自主和可用的以太坊,不僅僅是為了技術精英,而是為了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