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詐騙犯因AA鏈代幣計劃被判刑11年
廣東省一法院因一起加密貨幣詐騙案,判處一名男子11年監禁,該案涉及通過虛擬資產AA Token欺詐一名投資者。
根據《廣州日報》2月25日的報導,被告謝某虛假宣傳基於AA Chain的AA Token,聲稱該代幣是具有強大財務支持的有前景的數字資產。
他說服受害者吳某投資99萬元人民幣以換取160萬個代幣。
AA Token計劃詐騙定罪
謝某聲稱該代幣將在ZB.com上市並產生高額利潤。
然而,在收到款項後,謝某僅將部分AA Tokens轉移到吳某的錢包中,其餘部分則被鎖定且無法交易。
在吳某多次要求解決或退款後,謝某中斷了聯繫。吳某於2019年底向當局報告了此事件,導致謝某被捕。
深圳福田區法院認定謝某犯有詐騙罪,裁定他故意誤導受害者以獲取資金。
法院認為謝某的行為違反了金融法律,但不構成非法集資,因為該詐騙並未針對大量投資者。
除了11年監禁,謝某還被罰款5萬元人民幣(約7,000美元)。判決已經最終確定。
法院強調,偽裝成區塊鏈投資的詐騙計劃仍然令人擔憂。
官員呼籲公眾對高回報投資承諾保持謹慎,並提醒投資者虛擬貨幣在中國缺乏法律認可。
中國加強對與加密貨幣相關犯罪的打擊
中國當局最近還打擊了一個涉及超過10億元人民幣(1.36億美元)加密交易的洗錢網絡。
該團伙利用去中心化平台和私人錢包促進非法跨境資金轉移。
調查人員將30多名嫌疑犯與該行動聯繫起來,該行動遍及多個省份。
突襲行動導致資產被查獲,包括數字貨幣和據稱通過非法交易獲得的高價值商品。
隨著中國加強對與加密貨幣相關的金融犯罪的打擊,當局面臨不斷適應不斷變化的戰術的挑戰。
儘管更嚴格的執法可能會干擾某些操作,但地下網絡可能會發展出更為複雜的洗錢方法,利用去中心化工具和注重隱私的數字資產,這使得檢測變得越來越困難。
加密貨幣與金融犯罪的交集迫使全球監管機構重新思考執法策略。
其他司法管轄區可能會隨之推出更廣泛的措施,包括對交易所和錢包提供商的更嚴格合規要求。
對於加密貨幣用戶來說,教訓顯而易見:在規範持續演變的環境中,徹底的盡職調查仍然至關重要。
常見問題解答(FAQ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