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比特幣在通脹和地緣政治風險中具備儲備資產潛力
比特幣政策研究所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央銀行應將比特幣視為對經濟和政治不確定性的對沖工具。
這份名為《比特幣作為儲備資產的案例》的論文主張,比特幣可以作為儲備資產,以保護免受通脹、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資本管制、主權違約、銀行危機和國際制裁的影響。
該論文由經濟學家馬修·費朗蒂撰寫,他強調比特幣與傳統金融資產之間的有限相關性,並將其描述為一種“有效的投資組合多樣化工具”。
他聲稱,這種明顯的相關性缺乏賦予比特幣作為儲備資產獨特的價值,尤其對於希望減少對美元依賴的國家而言。
比特幣的去中心化本質對一些面臨金融制裁風險的國家具有吸引力,例如委內瑞拉和俄羅斯,費朗蒂將其稱為“選擇性違約”的形式。
儘管承認比特幣可能並不適用於所有中央銀行,費朗蒂指出其作為價值儲存工具的潛力,並將其比作能夠防範貨幣貶值的黃金。
這一觀點與一些美國政策制定者對比特幣作為戰略資產的日益關注相吻合。
在唐納德·特朗普前總統在田納西州納什維爾舉行的比特幣2024年會議上發表演講後,對於建立美國比特幣戰略儲備的呼聲日益高漲。
為此,懷俄明州參議員辛西婭·拉米斯提出了《比特幣戰略儲備法案》,旨在逐步收購比特幣總供應量的5%以供美國財政部使用。
特朗普在最近接受福克斯新聞的採訪中甚至提出了使用比特幣減少國家債務的想法,強調該資產固定供應量的潛力以抵禦通脹。
比特幣支持者、MicroStrategy首席執行官邁克爾·塞勒將這一戰略儲備計劃比作路易斯安那購地,形容其為一個重要的經濟機遇。
然而,包括Cardano創始人查爾斯·霍辛森在內的一些人對國家比特幣儲備表示警告,認為這可能允許政府對比特幣網絡施加影響,從而可能影響其去中心化本質。
美國明尼亞波利斯聯邦儲備銀行的一份研究報告對比特幣對政府財政政策的影響提出了擔憂,認為可能需要對加密貨幣徵稅或禁止以幫助政府管理赤字。
該報告主張,比特幣使得努力維持永久政府赤字的工作變得複雜,尤其是在一個依賴名義債務的經濟體中。
根據明尼亞波利斯聯邦儲備銀行的說法,比特幣產生了他們所稱的“平衡預算陷阱”,迫使政府平衡預算。
同樣地,本月早些時候,歐洲央行呼籲對比特幣進行監管或禁止,並引述對財富再分配的擔憂。
歐洲央行高級管理顧問尤爾根·沙夫重申了這一觀點,主張制定政策限制比特幣的增長。
歐洲央行的這一立場的批評者認為,該報告未能解決貨幣通脹的更廣泛背景問題。
例如,英國公共部門債務在2023-2024年期間達到了GDP的近98%,是自1960年代以來的最高水平。
在美國,國家債務已經膨脹到35萬億美元,其中一部分原因是自2020年以來M2貨幣供應增加了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