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內容如下:
香港監管機構計劃檢討加密貨幣要求:原因如下
吉米·阿基
最後更新:
2024年7月3日,東部夏令時間14:30
|
閱讀2分鐘
香港金融服務及財政局局長許敏(Christopher Hui)於7月3日表示,香港監管機構將密切關注市場動向,特別是在幾家全球加密貨幣交易所撤回牌照申請後。
牌照撤銷推動香港監管機構政策檢討
許敏透露,香港包括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和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在內的監管機構將密切關注虛擬資產(VA)市場趨勢,並提供了有關加密貨幣監管立場的見解。
這一聲明是對立法會議員有關可能修訂加密貨幣牌照要求的詢問的回應,此前幾家全球交易所撤回了牌照申請。
許敏表示,經許可的公司和註冊機構可以在不修改其牌照條件的情況下分發與加密貨幣相關的產品,只要他們通知香港監管機構即可。
許敏發表這番言論的背景是實施於3月1日推出的新資本投資入境計劃(New CIES),旨在吸引外國投資和人才來港。
自推出以來,新CIES已經收到超過300份申請,並批准了淨資產評估和投資要求。
申請人要符合新CIES的條件,必須在申請前兩年擁有至少3000萬港元的淨資產或資本。
這一要求可能促使幾家全球交易所在近幾個月內撤回其申請。
例如,HTX再次撤回了其香港加密貨幣交易牌照申請。同樣,Gate.io於5月23日放棄了其交易牌照申請,計劃在8月28日之前從交易列表中刪除代幣。雖然這些行動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但這一要求可能是一個促使因素。
同樣地,OKX於5月31日撤回了其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VASP)牌照申請,並停止為本地居民提供交易服務。
這些撤回行動引發了香港立法會成員的批評和審查,包括吳碩,他對加密貨幣牌照制度表示擔憂,同時指出其對市場信心和香港虛擬資產市場發展方向的影響。
監管機構關注加密貨幣詐騙激增
新CIES加密貨幣規管的目標之一是保護本地投資者免受不良行為者的侵害。該規定要求公司為客戶進行加密貨幣知識測試,並告知他們交易加密資產的風險,以達到此目的。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香港的加密貨幣詐騙案件數量不斷上升。
今年三月,一名香港46歲的家庭主婦報告稱,她在投資一個詐騙加密平台後損失了710萬港元(約合908,000美元)。
這起詐騙案始於2022年7月,當時其中一名騙子通過Instagram聯繫她,敦促她通過詐騙交易平台投資加密貨幣。另一名假冒客服代表以顧客身份騙她在2022年8月19日至2023年3月4日期間將超過90萬美元轉入15個銀行賬戶。
香港警方還指出,隨著數字資產在該地區的普及,加密貨幣投資詐騙案件激增。去年,這些詐騙案件的金融損失飆升了42.6%,從2022年的9.26億港元增至3.26億港元。報告的案件數量也大幅上升,從2022年的1,884起增至2023年的5,105起。
在Google News上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