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對數字支付代幣服務提供商提出關注
新加坡最近更新的反洗錢國家風險評估(NRA)對數字支付代幣(DPT)服務提供商增加的風險提出了擔憂。
這份全面的126頁報告標識出了2014年報告未涵蓋的新風險領域,還包括DPT服務提供商和貴金屬和寶石交易商作為關注領域。
在這些行業中,銀行業,包括財富管理,被確定為具有最高洗錢風險。
由於銀行在促進大量交易和為高風險客戶提供服務的角色,銀行更容易受到犯罪利用。
加密資產服務提供商具有高風險
在金融行業中,DPT服務提供商,也被稱為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被視為高風險類別。
NRA報告強調了涉及DPT的報告案例增加以及各種利用方法。
儘管新加坡在全球DPT活動中的份額相對較小,當局密切關注相關風險。
金融行業中的其他高風險行業包括提供跨境匯款服務的支付機構和外部資產管理人。
NRA報告是新加坡監管和執法機構、金融情報單位以及私營部門實體和外國當局的協作努力,揭示了新加坡的主要洗錢威脅源於欺詐(特別是網絡犯罪)、組織犯罪、腐敗、稅收犯罪和貿易型洗錢。
典型的洗錢方法包括將非法資金隱藏在新加坡銀行帳戶中,利用虛構公司以及投資於房地產或貴金屬等有價資產。
新加坡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和經濟開放性使其容易受到洗錢風險的影響。
犯罪分子利用該國的金融和商業基礎設施來洗錢或轉移非法資金。
此外,將非法資金轉換為房地產、數字支付代幣或貴金屬等資產帶來重大威脅。
為應對這些問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宣布將在四月實施對國內支付服務法(PS法)的修正,擴大與數字支付代幣服務提供商相關的受監管服務範圍。
Spot Bitcoin ETF提高新加坡加密貨幣採用率
新加坡人越來越看好比特幣,這要歸功於美國最近批准現貨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根據數字貨幣交易所Independent Reserve的最新報告,39%的新加坡人在現貨比特幣ETF獲批准後對比特幣表達了更積極的看法。
該研究還表明,新加坡加密貨幣投資者變得更有經驗。
超過一半(52%)的人已經在市場上超過三年,他們的投資組合變得越來越多樣化,現在有16%的人持有六種或更多不同的加密貨幣。
今年,64%的加密貨幣擁有者報告獲利,這是從前幾年的顯著增加,而只有10%的人經歷虧損。
同樣,Seedly和Coinbase在2023年第四季度進行的另一份報告涵蓋了2000多名成年人,發現57%的受訪者目前持有數字資產。追蹤我們在谷歌新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