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代幣和服務對新加坡MAS構成「高風險」洗錢風險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发布了一份新的洗錢風險評估報告,將加密代幣和服務提供商列為「高風險」金融行業。
報告稱:「報告的涉及數字支付代幣(DPTs)的案件增加,這些數字支付代幣的濫用方式多種多樣。」
新加坡在2023年9月發生了最嚴重的洗錢案例,據報導,一名被告在被羈押期間從Binance帳戶中提取了價值380萬美元的加密貨幣。
TRM的高級政策顧問兼前MAS副總監Angela Ang強調,該案件的影響是歷史性的。
「將加密貨幣納入洗錢行動中,顯示了加密貨幣在大型金融犯罪案件中越來越重要。」
四月份,MAS加強了對加密貨幣的監管,以鼓勵區塊鏈技術的生產性使用,同時解決洗錢風險。
這些監管修訂已經發展了幾年,旨在為加密生態系統的關鍵方面提供明確指引。
新加坡密切監控加密貨幣行業的洗錢風險
儘管新加坡的數字支付代幣活動風險僅占全球活動的一小部分,但該國當局正在「密切監控涉及該行業的風險」。
根據該地區的規定,除了數字支付代幣,提供跨境匯款服務的支付機構也存在更高的洗錢風險。
「新加坡仍致力於審查並採取適當的措施來解決所確定的風險。」
四月份,MAS對加密貨幣玩家的反洗錢規則進行了修改。這旨在實施用戶保護和與金融穩定相關的要求。
在Google新聞上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