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加密交易所可能會在今年下架「數百個替代幣」,金融監管機構準備加強對該行業的監管。
據《大韓經濟報》報導,新的虛擬資產用戶保護法將於7月生效。這意味著「從下個月開始」,監管機構將「審查虛擬資產交易所約600個幣種是否結束交易支持」。
該媒體在6月16日表示,監管機構正計劃「確定加密資產交易支持的最佳實踐計劃」。
該法案將於7月19日生效,預計將顛覆整個行業。即Upbit、Bithumb、Coinone、Korbit和Gopax等法幣KRW交易平台將不得不遵守其規定。
但這些規則也將適用於其他20多家尚未獲得KRW交易許可的交易所,這些交易所只能提供加密貨幣對加密貨幣的交易對。
據報導,南韓監管機構將強迫29個平台「進行初步審查,以確定」它們是否將下架或繼續支持共同列出的約600個替代幣。
監管機構將要求交易所對其平台上的幣種進行「季度」審查。交易所必須在最終下架之前對潛在風險代幣進行「警告通知」。
一名未具名的監管官員告訴媒體:
新法律將要求所有交易所建立一個上市和下市部門,必須評估其平台上幣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合規性。
這些交易所運營的團隊必須評估以下問題:
社會信用
發展
發行
信息披露
透明度
發行和分發量
市值
利益衝突相關事項
其他風險
對於某些幣種的「替代性審查要求」
對於像比特幣和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相關項目等真正去中心化的項目,將提供「替代性審查要求」。
然而,監管機構可能會讓交易所跳過這些程序,對於以太坊(ETH)和XRP等知名代幣。
該媒體報導稱「在海外市場已交易兩年以上並受嚴格監管制度約束」的幣種可能會獲得通過。
該媒體指出,這些市場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香港、新加坡、印度和澳大利亞」。
新規定還將對「接受」資產「以支持交易」的交易所實施嚴厲處罰。
近年來,幾起現金換上市醜聞動搖了人們對南韓交易所的信心。
一些人聲稱低市值的「泡菜幣」以可疑方式獲得上市。在許多情況下,檢察官聲稱這是為了人為地推高代幣價格。
這些變化已經在計劃中數年。早在2021年,幾家主要國內加密交易所
清除了許多低市值的「泡菜幣」
,顯然是為了預防監管行動。
在Google新聞上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