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如何打擊加密貨幣犯罪:沒收、策略和影響
世界各國政府越來越多地開始沒收與犯罪活動相關的加密貨幣。
通過沒收這些資產,當局旨在瓦解犯罪網絡並取回非法收益。
儘管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性質,政府已經開發了各種方法和策略來進行沒收。
政府加密貨幣沒收的趨勢
隨著加密貨幣的流行和價值飆升,它們被非法活動濫用的情況也在增加。
打擊洗錢、資助恐怖主義和其他由加密貨幣促成的非法活動的一種方式是進行沒收。
例如,英國已經制定了新法律,賦予執法機構沒收、凍結和追回加密資產的權力,而無需進行逮捕。
這些措施是2023年《經濟犯罪和公司透明法案》的一部分,允許當局沒收涉嫌與非法活動有關聯的資產,甚至在必要時將其銷毀。
在美國,司法部已經成立了國家加密貨幣執法小組(NCET),該小組專注於復雜調查和起訴對加密貨幣進行犯罪濫用的行為。
其他國家也在採取措施來監管和控制加密貨幣在犯罪活動中的使用。
政府為何以及如何沒收加密貨幣
政府主要為了打擊洗錢、販毒和逃稅等非法活動而沒收加密貨幣。
像 Silk Road 沒收這樣的知名案例突顯了這些行動的規模和重要性。
2013年,美國當局關閉了臭名昭著的暗網市場,沒收了超過17萬比特幣,當時價值約3360萬美元。
同樣地,在2022年2月,司法部從 Bitfinex 加密貨幣交易所沒收了94636枚被盜的比特幣。
負責該黑客攻擊的 Ilya Lichtenstein 和 Heather Morgan 也被逮捕,並被指控串謀洗錢。
這樣的沒收通常是通過涉及專門從事網絡調查的特殊單位的協調執法行動來執行的。
沒收後的程序
一旦加密貨幣被沒收,政府通過各種方法管理和保護這些資產。
專門的錢包和冷藏方案用於確保資產的安全。
通常,政府會通過拍賣或在加密貨幣交易所上銷售這些資產。
根據軟件工程師和研究人員 Jameson Lopp 的數據,從2014年到2023年,美國已經在11次拍賣中出售了價值3.66億美元的比特幣。
最近的一個案例中,美國去年3月出售了與 Silk Road 相關的9800多枚比特幣。
這些轉換所得的款項通常被重新投入執法預算或公共服務。
例如,來自 Silk Road 比特幣拍賣的款項被分配給了美國財政部和其他政府部門。
法律框架
加密貨幣沒收的法律基礎因國家而異,但通常涉及金融法規、反洗錢法律和針對網絡犯罪的具體法規的結合。
在美國,諸如《銀行保密法》和《反洗錢控制法》等法律為此類行動提供了必要的法律支持。
國際合作對於追踪和沒收非法加密資產至關重要。
國際刑警組織和歐洲刑警組織等組織促進跨境合作,增強全球打擊與加密貨幣相關犯罪的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區塊鏈交易的匿名性質,追踪和沒收加密貨幣存在著重大的技術挑戰。
然而,區塊鏈取證技術的進步使得逐漸有可能識別和追踪非法加密資產。
像 Chainalysis 和 CipherTrace 這樣的公司開發的工具和技術幫助政府完成這項複雜任務。
主要比特幣沒收案例
幾個著名案例展示了政府沒收加密貨幣的過程和影響。
前面提到的 Silk Road 案例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另一個重要案例涉及 FBI 在2021年從 Colonial Pipeline 勒索軟件攻擊中沒收價值230萬美元的比特幣。
此外,在2022年11月,紐約南區美國檢察官辦公室宣布從詐騙犯 James Zhong 那裡沒收了價值33億美元的加密貨幣,他非法獲得了來自 Silk Road 暗網市場的超過5萬枚比特幣。
這些行動通常涉及細緻的取證工作和國際合作。
美國政府持有超過50億美元的比特幣
美國政府已經成為最大的比特幣持有者之一,通過從與犯罪活動有關的沒收中獲得了約20萬枚比特幣(價值約50億美元)。
這些數字資產是從網絡罪犯和暗網市場中沒收的,並且被安全地存儲在由司法部和國稅局等各種聯邦機構控制的離線加密硬件錢包中。
美國政府比特幣持有的命運引起了加密交易者的好奇。
任何出售這些資產的決定都可能影響價格並在價值數千億美元的數字資產市場中造成波動。
然而,政府的做法並不受市場猜測或時機的影響。
相反,對 BTC 的累積是沒收和管理這些資產的漫長法律程序的副產品。
國稅局的網絡和取證服務部門執行主任 Jarod Koopman 告訴華爾街日報,政府並不積極進行交易或時機。
相反,他們的行動受法律程序的時機所制約。